文革史简明教程 | 林彪集团的覆灭——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目录

九大中,林彪集团彻底形成了共进退、有意识地以林彪为中心反对革命派的宗派,他们的右派嘴脸已经开始暴露,完全站在文革的对立面,不想让文革的第二阶段进行,他们想干的事与后来的元老派无异,同时他们的势力也在清队和备战中大大膨胀。九大中,毛主席隐约认识到围绕林彪形成了一个宗派集团。九大后,“李必达事件”1 更让毛主席渐渐意识到林彪集团的野心。因此这种情况下毛主席已经无法妥协,不得不集中力量对付林彪集团。但是,此时林彪集团还没有完全发展和暴露,毛主席只是觉得军队有问题、不正常,还是按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式开展斗争。革命派与林彪集团斗争的历史,本就是高层斗争,同样扑朔迷离,因此不得不将现在已知的史实较详细地铺开。

毛主席首先是将各种事务尽量绕开林彪集团。例如,改革国务院机构,将国务院的权力压缩的同时,将林彪党羽排除在外;在战备疏散时,中央决策将林彪冷落在一边等。不过,这一时期由于战备压力,不可能太大动作。之后,从 1970 年 3 月开始,围绕设不设国家主席的问题,中央文革派与林彪集团进行了长期的交锋。毛主席坚持不设、不担任国家主席,而林彪则要求设立、要求毛主席担任。这是毛林第一次明面上产生如此明显的观点分歧。两人的争论从 3 月一直进行到 7 月,以林彪对此的沉默告终。但是,林彪仍然让手下坚持要求设国家主席。

随后,在 8-9 月的庐山会议上,林彪集团与中央文革派,尤其是张春桥进行了新一次交锋。林彪集团之前就一直很防备张春桥。在庐山会议前夕修改宪法的讨论中,关于国家主席存废再次爆发争论。随后,吴法宪和张春桥关于宪法中吹捧毛主席的言论存废爆发激烈争论,要求删除的张春桥最终主动退缩,林彪则认可了要求保存的吴法宪的说法,这说法很快发展为“天才论”。因此,庐山会议双方便围绕“天才论”展开了交锋。

pic014

为了理解这段历史,我们必须知道林彪集团的常用伎俩就是形式主义、吹捧毛主席,并在这层外衣下面塞自己的黑货。在文革前三年,他们就在“讲政治”、推广毛泽东思想的外衣下,模糊路线斗争、搞锦标主义。这一次,他们要设国家主席、让毛主席当国家主席,是用这种风险小的行为进行试探,而不断的要求则是猜测毛主席的不同意可能是在谦虚;毛主席不同意,是因为国家主席的职务增加了额外的负担,担任这一刘少奇刚担任过的职务也留下话柄,不担任更是给林彪集团留下机会。而林彪集团之所以吹捧毛主席天才,则是为了让资历尚浅的林立果作为“天才”快速上升。为此,在 7 月林立果抛出自己的“讲用报告”后,林彪集团就已经组织了全军的学习和吹捧。相对的,毛主席在九大后一直在为个人崇拜降火,刹止了忠字舞、早请示晚汇报等活动,并多次在各种场合表达了对自己“四个伟大”等叫法的不满。

庐山会议伊始,24 日开幕的讲话中,林彪便在“天才论”和国家主席问题上不点名批评了张春桥的观点。在会议之后的时间里,林彪集团频繁串联,统一行动。在 25 日随后的分组讨论会上,陈伯达从导师的著作中拼凑出“天才语录”,试图用导师的话来为“天才论”背书,并由汪东兴散发。随后,汪东兴又建议恢复国家主席职位,在他所在的华北组引起巨大反响,大部分人都赞成在宪法中写入国家主席职位。于是第二天 26 日上午,华北组分发简报,将反对设立国家主席打成“全党共诛之,全国共讨之”,使其他组也跟进批判,林彪集团成员更是煽风点火。对此,毛主席立刻作出反击,下午就明确不设国家主席并严厉批评陈伯达,停止讨论林彪的开幕讲话,收回简报并让陈伯达作检查。然后,毛主席一直到 31 日都在找各政治局委员谈话。而另一边,周恩来和康生也在和林彪集团成员谈话,追查统一口径的情况,并查清了“天才语录”的出笼经过,在 27 日将责任确定到吴法宪、汪东兴、陈伯达、陈毅的头上。于是次日 28 日,周恩来让吴法宪做检讨,却让他保护林彪,替林彪担责任。30 日黄永胜上山,毛主席批评他搞突然袭击,却一直谈论江青和张春桥这两个和林彪集团最不对付的革命派。31 日,林彪集团决定各自检讨,不承认是自己一伙人,并且不涉及刚上山的黄永胜(假装山上和山下无联系)、需要保护的林彪、陈伯达和汪东兴。同时,毛主席写下《我的一点意见》,批判陈伯达的天才论。之后,陈伯达很快就先后在政治局扩大会议被批判、审查、软禁、成立专案组调查历史问题。庐山会议标志着林彪集团形成了一个从中央到地方的宗派集团,发展出自己的理论纲领和政治目标,完全跳出来进行宗派活动和政治攻势,性质从政治错误发展到了篡党夺权,第十次路线斗争全面展开。

毛主席在庐山会议上再次使用“剥笋”,将陈伯达先剥下来打倒,暂时不动林彪,以免打草惊蛇。黄永胜等人果然没有意识到目标是林彪。但是,林彪已经隐约觉得不对劲,让这些党羽“照常工作”“有事多向总理报告”,企图蛰伏起来,并认为自己最严重有“彭德怀第二”的风险。

之后,毛主席在和林彪谈话时有换掉吴法宪的空军司令之意,林彪尽力保护。同时,主席拒绝了吴法宪的多次求见。在吴法宪的检讨送达后,毛主席指出吴法宪的问题是不光明正大,并强调要反潮流。在叶群的检讨送达后,他又指出陈伯达犯的是路线错误。不过,这时他仍然说“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没有逼得太死。同时,汪东兴积极参与批陈,成功使自己的问题完全蒙混过关。

11 月,中央组织宣传组成立,林彪集团被排除在外,宣传组下辖的原军管单位于是转归革命派控制。同时,往林彪集团控制的军委办事组掺进谢富治、纪登奎。“批陈整风”也在这时开始,不过很快毛主席强调了重点是“批陈”,也就是将与陈伯达有关系的林彪党羽剿除,整风是次要的,以叫停地方走资派借机对几乎不可能没听过陈伯达讲话的造反派的迫害。然而,之后一个月里批陈的会议却都开得不痛不痒,被毛主席批评。次年 1 月,陈伯达罪行被公开,并在各地进行了批陈整风。

1971 年 3 月,轮到黄永胜、李作鹏、邱会作检讨,毛主席认为检讨得很好,对他们几个没有太追究。同时,林立果开始行动,研究林彪接班问题,并炮制了《571 工程纪要》。直到此时,毛主席仍然对林彪集团抱有改正的希望。然而,林彪在听完报告后表示拥护,却没有作检讨的意思。毛主席得知后,大怒并警告四大金刚“到了悬崖边沿”“能不能拉回来全靠自己”。随后 4 月的批陈整风汇报会上,林彪开始未参加,毛主席便要求延长会议。第四天林彪急忙回到北京,但是仍不愿出席和讲话。毛主席自然也不好屈尊讲话,便不出门,由周恩来作总结,将军委办事组定为路线错误、宗派主义和人民内部矛盾。可以看出,此时林彪已经拉不回来了,毛主席只能先怀柔其党羽,以便针对林彪本人。

之后,毛林关系急转直下,双方先是见面也不交流,后来甚至不再见面。同时,林立果秘密进行了反革命政变的筹备,拉起了自己的“小舰队”。他计划秘密发动政变,除掉毛主席等革命派,秘密处决各地的造反派头头,解放老干部走资派,经济上放开贸易,最终让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可见,本质上林彪集团与一般的走资派没有差别。

8 月,毛主席提出要召开九届三中全会,并打算召开四届人大,由张春桥(主持)、纪登奎、李德生组成筹备小组,将林彪集团排除在外,标志着毛主席准备向林彪集团发动总攻。之后,毛主席南巡,与各地方领导人谈话,准备彻底铲除林彪集团,不过仍然在表面保持怀柔的态度。南巡开始后,将准备召开全会和人大的消息传达给林彪,给他施压。在南巡中,毛主席主要强调自己要管军队,军政领导人要听指挥,并察觉到部分隐藏在地方的林彪党羽。同时,吴法宪一直在向林彪汇报毛主席行踪,但因为毛主席要求对北京保密而一度不知道主席谈话的内容。但是到了 9月初,林彪党羽还是将部分内容透露给了林彪。林立果的小舰队得知后,加紧行动。他们先是策划北逃,后来又打算刺杀毛主席,不成功再逃跑,此外还计划南下广州另立中央(后因为打草惊蛇而放弃)。林彪在 8 日同意了林立果的阴谋。然而,刺杀没有得逞。12 日,毛主席安然到达北京,并讲了中共历史的十次路线斗争和庐山会议,表达继续斗争的决心。他看出此时的斗争是庐山会议的延续,表示不相信军队会跟着黄永胜造反,并批评林彪“只搞文不搞武”,形式主义盛行;还批评叶群当林彪的办公室主任。最后,安排好安保后,他安全回到中南海。

林彪集团见刺杀失败,准备逃跑,齐聚山海关机场。一开始他们准备南下广州,但周恩来控制了飞机,使小舰队一度气馁打算“不搞了”。同时,周恩来也向叶群打电话试探,并要求飞机只有周恩来、吴法宪、黄永胜、李作鹏中一位的指示才能起飞。林彪一家惊慌失措,认为自己要被抓了,林立果决定启动北上叛逃苏联的计划。林彪一家仓皇上飞机,用枪逼飞行员起飞,最终坠毁于蒙古国温都尔汗。同时,北京的小舰队也进行了垂死挣扎,同样被挫败。

pic015

在尘埃落定后,21 日,林、陈专案工作小组成立,纪登奎为主、汪东兴为副。由此也能看出汪东兴的伪装骗过了中央文革派。随后,拼命烧材料、妄图逃避惩罚的四大金刚被离职反省,林立果残余的党羽陆续被捕,揭发林彪的工作陆续展开,林彪的罪行从上到下陆续传达,最终传达到了几乎所有人,林彪在各地各部门的党羽也一个个被揪出进行处分和审查。军委办事组被撤销,军委改由叶剑英主持。

从叶剑英复出开始,随后一年多的时间里,毛主席对老干部主动示好(甚至为二月逆流平反2),加之周恩来的鼎力相助,从中央到地方的老干部纷纷复出,其中最重量级的就是邓小平。


小结

林彪集团的覆灭可分为四个阶段:1969 年 5 月 -1970 年 3 月,毛主席开始戒备;1970 年 3 月 -8 月,围绕国家主席和天才论革命派与林彪集团展开第一次交锋,以庐山会议为高潮,结果是陈伯达被打倒;9 月 -1971 年 3 月,围绕检讨和人事安排展开第二次交锋,林彪集团节节败退;1971 年 4-8 月,暴风雨前的宁静;9 月是最高潮,反革命阴谋失败,林彪集团彻底覆灭。

革命派与林彪集团斗争的历史,主要是通过拉拢中间派、对林彪集团进行“剥笋”,以此孤立林彪集团完成的,因此不得不对中间派“论功行赏”,对以前被打倒的老干部进行让步,用他们填补中央的权力真空,以维持国家尤其是军队的运转。后续军队退出解决了军政府问题,但也使得地方的管理职权出现真空,老干部复出的阻碍消失、需求增大(应注意,老干部复出是既定政策,因为老干部仍是最懂得管理生产与国家的群体;不过毛主席的让步和老干部复出的速度都过于大了),加上中央走资派的奋力推进,在这之后,老干部彻底翻身,再次成为走资派的主力。在政治上,无产阶级和党内资产阶级的矛盾表现变化为新干部和老干部的矛盾。之后,双方的阵营划分变得愈发明确,斗争也变得更加针锋相对。

林彪集团由于和老干部有很大矛盾,且试图对毛主席搞政变而在改革开放后仍然被定为反革命集团(尽管对集团成员判刑不过是象征性的),今天便有一些林粉借此试图靠着资料的缺乏给林彪翻案,认为他是被陷害的。对此,只需要指出以下三点:1、在文革期间,林彪身为文革的核心人员(反对不被允许的程度),却没有做出什么有利于造反派的行动,尤其是军内造反派问题和清队这种和军队强相关的事情上完全没有革命派应有的作为(作为参考,周恩来在体育、外交等领域和对待地方造反派上是有的,支持过造反派);2、在九大之后,他与张春桥激烈冲突,和毛主席的关系也走向冷淡;3、之后革命派主导、毛主席亲自过目的调查把他定性为反革命,而且到毛主席逝世也没有翻案。这些都表明,即使史料缺乏,但是林彪的反革命性质仍然是板上钉钉的,而不是什么老干部栽赃之类的结果。



  1. 李必达事件,指在九大刚闭幕时,林彪集团秘密串联、反对江青的言行被黄永胜的秘书李必达发现,他写了检举信并送达中央,但是也被黄永胜发现,李必达本人随后被黄永胜关押迫害。 ↩︎

  2. 参见 1971 年 11 月 14 日,毛泽东接见参加成都地区座谈会的人员时的讲话,水陆洲《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概述简论第三篇》414 页。这主要是为叶剑英主持军委工作铺路。 ↩︎


相关内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