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清史实 | 十 “文革”时期的经济究竟是“濒临崩溃”还是迅速发展
本文将重点讨论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的经济发展问题。这一方面是由于 20 世纪 60、70 年代的中国正处于加强其工业、农业和科学技术的基本建设的关键时期,一些大建设、大工程、大项目都是这期间完成的,它在中国建立独立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中具有特殊的意义 ;另一方面是由于这段历史长期以来成为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有人把它看成是中国经济建设完全失败的典型例证。有一种十分流行的说法是 :“文革”时期中国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还有的说“长期发展缓慢”、“停滞不前”等。是也、非也?对此重大问题发表意见、澄清事实,应是每一个中国人应有的责任。
一、客观事实不容抹杀
“文革”作为一场史无前例的政治运动,对它究竟作如何评价,它将对历史产生什么作用和影响,这是一个有待历史验证的问题,或许在短期内难能有统一的认识。然而对于“文革”时期的中国经济发展,它却是一个客观事实,只要不抱任何偏见,则是完全能够得到正确说明的。
其实,要正确说明“文革”时期中国经济的发展并不是困难的事情。一个简单方法就是将“文革”后的中国经济状况与“文革”前的 1965 年相比较。人们知道,在上个世纪 60 年代初到 1965 年的国民经济调整时期是共和国历史上经济发展较好的时期之一,当时大多数经济指标都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而经过了十年“文革”,中国经济与 1965年相比究竟是降低了、没有变化,还是大大提高、发展了?这对于稍有一些历史知识和经验的人来说都是显而易见的。 1965 年中国经济形势虽然很好,但那主要是调整、恢复的结果。应该看到,那时中国的经济基础还是十分薄弱的,工业、农业、交通等各方面都还没有什么“大东西”,发展并无后劲。工业方面,那时独立、完整的体系尚没有建立起来,交通、能源建设和制造业还落后 ;农业方面基本建设很差,水浇地和化肥使用量很少,抗自然灾害能力很低,产量不稳定。可以说当时在工、农业基础建设和科技水平各方面都不能适应继续大发展的需要。而这一状况的根本改变,主要是在 60 年代后期和 70 年代实现的。正是在这个时期,中国工业、农业、国防、科技发展都上了一个很大台阶,基础、实力大大增强。它在中国经济发展史上具有十分特殊和重要的地位,成就不可磨灭。
自从“彻底否定文革”以来,人们对当时的经济建设成就讳莫如深,政坛上对“文革”期间的事情采取“报忧不报喜”、发展数字宁抑不扬的做法。即使如此,依据国家统计部门所公布的数字仍能看出一些真相 :止于 1978 年,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达 3624 亿元,这比 1965 年的 1716 亿元翻了一番还多,年均递增率达 6.8%。主要产品的产量更是大幅度增长,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例如 :钢产量达 3178万吨,原油产量达 10400 万吨,原煤产量达 61800 万吨,粮食产量达30475 万吨,它们分别是1965 年的2.6 倍、9.2 倍、3.09倍、1.6 倍。(据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1994)》)这样的增长速度从哪方面能说是缓慢呢?如果说“文革”时期经济发展是“停滞不前”,那就是说它比 1965 年没发展、没变化,这岂能是事实!
谈到“文革”时期的经济建设,还有两个重要情况值得指出 :其一,当时是在没有任何外援、借贷情况下完全靠自己的力量独立建设的。中国在 1968 年就全部还清了公债,成为世界上少有的一个既无外债又无内债的国家。其二,当时经济发展是没有任何“泡沫”和虚假现象的。人们都知道,改革开放以来中国 GDP 增长大多年份高达百分之八、九,然而这其中仅外资企业就占去 30% 以上,还有大量的资源浪费、泡沬经济、“豆腐渣工程”、腐败成本等,而这类现象在“文革”时期却是极其少见。
有人说“文革”时期国民经济到了“濒临崩溃的边缘”,试问 :当时全国没有任何企业倒闭,没有一年农业减产,没有金融危机,没有通货膨胀,没有产品卖不出去,没有工人下岗失业或发不出工资,经济总量年均增长 6.8% 以上,世界上哪有这样的“濒临崩溃”!所谓“长期发展缓慢”究竟有何根据?
按工农业总产值计算,1966 年至 1978 年年均增速是 8.5%,大大超过了改革开放之后的 1979 至 1981 年 6.7% 的增速。有许多经济指标,如煤、石油、钢铁、发电量、机床等产量增速更是超过改革之后。国家财政收入年均增长 6.9%, 远远超过 1979 至 1981 年年均负 1.7% 的增长速度。如果说“文革”期间经济“濒临崩溃”,那么改革之后的1979 年至 1981 年经济岂不更是“濒临崩溃”吗?
有人说 :“自从 1957 年以后,中国耽误了二十年”,还说“十年动乱使中国经济步入低谷,进一步扩大了与西方国家的差距”。事实真的如此吗?
据《中国统计年鉴》提供的资料,从 1952 年到 1978 年的 26 年的时间里,中国国民生产总值平均每年增长达 6.5% ;而同期世界的增长速度是 3%,美国是 4.3%,日本是 6.7%,英、法、意还低于美国。这就是说中国的发展速度是世界同期的 2 倍多,远远高于美、英、法、意等,与处于高增长期的日本差不多。从主要产品的产量看,50 年代初中国都排在世界工业国家的大后面,而到了 1978 年钢产量就超过了英、法、意,成为继美、苏、日之后的第四位国家 ;过去有名的“贫油大国”而一跃成为基本上自给的世界“第八产油大国”。其他如 :原煤跃居第三位 ;棉纱产量跃居第一位,发电量跃居第七位,粮食产量跃居第二位,棉花产量跃居第三位等。事实充分说明,从 50 年代以来的中国,一直是迅速赶超西方发达国家的,而关键性的建设大都在“文革”期间。中国同西方国家的差距从没有拉大,而是逐渐缩小。中国科技和经济发展,以几十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一、二百年的路程。所谓中国“耽误了二十年”从何说起?
20 世纪 70 年代,西方国家进入新一轮的经济危机,美苏两霸冷战不断升级,西方国家经济发展普遍趋缓,但这时中国在“备战”的拉动下投资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1965年至 1985 年西方国家 GDP 年均增长率是 :美国 1.34%,英国 1.6%,西德 2.7%,日本 4.7%。其他亚洲有关国家和地区是 :新加坡 7.6%,韩国 6.6%,香港 6.1%,印度 1.7%,而同期中国是 7.49%。可以看出其中除了新加坡、韩国、香港与中国速度接近之外,西方发达国家和印度等都远远低于中国。所谓中国“经济发展步入低谷”、“扩大了与西方国家的差距”等等,纯系一派谎言。
经济发展有时候并不是单凭产值增长率所能完全说明的。让我们回顾一下在 60、70 年代中国人所干的许许多多大事情,所创造的雄伟业绩,也许更具有其真正的意义。
二、“文革”时期中国工业、交通建设的发展
对于一个落后的农业大国来说,首先把工业搞起来是富民强国的关键问题。从历史上看,中国工业投入规模最大、建立企业最多、发展最快的时期,一是“大跃进”时期,二是“文革”时期。“大跃进”时期所建立的企业有些在“三年困难”时期下了马,但其中大部分在后来形势好转时又陆续恢复发展起来。与此不同,“文革”时期的工业发展却要稳健得多,项目建设一个成功一个,几乎找不到有何效益不好的企业。
在仅仅三十年的时间里,中国建立起了一个独立的、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在许多领域进入世界先进行列。这只要看看当时国家在能源、钢铁、建材、机械制造、化工、交通、国防工业建设等方面作出的一系列重大决策和投建的大量工程项目情况,就很清楚了。
以石油、煤炭、电力和钢铁、水泥为主的能源、原材料建设是实现国民经济发展的最基础性的工业。“文革”时期中国工业发展最突出的成就也正是在这个方面。仅在 1967年至1976 年期间,国家对能源建设的投资就超过了500 亿元。在石油工业中,不仅扩建了大庆油田,而且新建了胜利油田、大港油田、任丘油田、辽河油田、中原南阳油田、江汉长庆油田等。原油产量以每年平均递增18.6% 的速度增长, 1978 年产量突破了1 亿吨,原油加工量比1965 年增加5 倍多。其发展步子之大是任何时期所无有的。如果没有当时石油工业的大发展,与此相关的化工、化肥、化纤等工业也不会发展起来。在煤炭工业中,新建了山西高阳煤矿、山东兖州煤矿、河南平顶山煤矿、四川宝顶山煤矿、新疆哈密露天煤矿 ;在电力工业中,不说各地兴建的众多的中小型发电站,仅全国大型的发电站就有 :刘家峡水电站、丹江口水电站、龚嘴水电站、黄龙滩水电站、碧口水电站、八盘峡水电站以及唐山陡河发电厂、山东莱芜火力发电厂等,发展同样是很快的。十年间中国能源产量年均增长率达到 9.2%。全国 80% 以上的县都建立了水泥厂,产量比 1965 年增长 4.1 倍。这都大大超过了 80、90 年代的增长速度。
在看待“文革”期间的经济发展时有一个重要的背景必须看到 :当时的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是十分严峻的 :在南方正在进行援越抗美战争,美国军用飞机还不断侵入我国领土上空 ;北部与苏蒙的边境上苏联陈兵百万,战争一触即发 ;西南印度军队不断侵入我国边境。在当时形势下既要搞建设又要加紧备战,为此工业发展不能不采取以内地“三线”建设为重点的方针。从 1965 年到 70 年代末期,国家在“三线”建设中投资达 2050 亿元,建立起了攀枝花钢铁基地、六盘水工业基地、酒泉和西昌航天中心等一大批钢铁、有色金属、机械制造、飞机、汽车、航天、电子工业等新的工业基地,使国家的基础工业和国防工业状况大大改变。这期间中国的造船工业由造万吨巨轮逐步提高到造五万吨和十万吨级巨轮的水平,发展极为迅速。全国有许多著名的大企业,如湖北二汽、贵州铝厂、邯郸大型水泥厂、德阳第二重型机械厂、江油特殊钢厂、成都无缝钢管厂、山东拖拉机厂等也都是那时新建的。至于各地建设的大型骨干企业就更多了。到 70 年代末期仅“三线”地区的工业固定资产就由原来的 292 亿元增加到 1543 亿元,增长 4.28 倍,约占当时全国的三分之一。工业总产值由 258亿元,增加到 1270 亿元,增长了 3.92 倍。这极大地促进了中西部经济、科技和教育的发展,对于改善经济布局,克服过于集中于东部沿海大城市的状况,缩小东西部地区差距,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人们看到,改革开放以后一改原来的指导方针,实行以东部沿海地区为重点、向沿海倾斜的方针,使中西部大批人才和资金“孔雀东南飞”,造成地区差别和社会矛盾迅速扩大。可以说,如无过去“三线”建设时期的基础,目前中西部的经济发展还会更加落后。
在这期间,各地新建的工业企业特别多。1965 年全国企业总数是 15.8 万个,其中全民所有制企业 4.6 万个,集体所有制的 11.2 万个 ;到了 1979 年企业总数就达到 35.5 万个,是原来的 2.25 倍。其中全民 8.4 万个,集体 27.1 万个,分别是原来的 1.83 倍和 2.42 倍。而且企业规模普遍扩大,其中大中型企业有 4500 个。全国职工总数近一亿人(9967 万人,其中全民制 7693 万人、集体制 2274 万人),比 1965 年的 4965 万人(其中全民 3738 万人、集体 1227 万人)增长70% 以上。这也大大促进了就业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这时中国基本上建成为一个工业化国家。1952 年,中国工业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 30%,农业占 64%,而到 1975 年,这个比率就颠倒过来了,工业占 72%,农业占 28% 了。
解放后中国交通发展十分迅速,然而不能忘记的是早在 60、70 年代国家就开始大力加强全国的大干线建设,这期间在铁路、公路、航空、大桥梁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就是十分惊人的。十多年间,不仅建成了成昆铁路、湘黔铁路、川黔铁路、襄渝铁路、焦枝铁路、枝柳铁路、京通铁路、阳安铁路等十多条铁路干线,而且建成了包括滇藏公路、韶山至井冈山公路在内的许多贯穿各省城乡的公路干线。到 1979 年,全国铁路通车里程达 5 万多公里,有复线的 8 千多公里,并且开始了电气化铁路建设。内燃机车也投入使用。铁路货运量达 10 亿万吨。全国公路通车里程达80 万多公里,全国两千多个县基本上每县都通了公路,大大改变了全国交通干线落后的状况。这个时期铁路、公路建设与以往不同的是 :它大多是在西南地区高山峻岭的复杂地形条件下施工的,而施工技术、物质条件又很落后,其艰难程度中外少有。工人阶级、技术人员硬是靠发扬“敢啃硬骨头”和“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去战胜困难,谱写了人类建设史上最豪迈的篇章。
在交通发展的同时,中国的大桥梁建设步入新阶段。 1968 年世界闻名的大工程——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此后,十年间中国又先后建成了长沙湘江大桥、山东省北镇黄河大桥、前扶松花江大桥、浙江省兰江大桥、蚌埠新淮河大桥、上海黄浦江大桥、闽青大桥、洛阳黄河大桥、田庄台辽河大桥、江苏省淮南大桥、五河淮河大桥、重庆长江大桥等,使我国大桥梁建设无论在设计施工水平,还是在建设速度上都跃上一个新台阶。
“文革”时期中国的航空事业发展很快。在国际航空方面开通了北京、上海与巴黎、与日本(东京)、与巴基斯坦(伊斯兰堡)、与瑞士(苏黎世)、与德黑兰、与地拉那、与亚的斯亚贝巴、与万象等许多新航线,与外国 100 多家航空公司建立了业务往来。在国内,新开了上海—兰州—乌鲁木齐、上海—桂林、兰州—拉萨、成都—上海等航线。到 1973 年,国内建立了以北京为中心连结全国 70 多个城市的 80 多条民用航空线。
其他方面,在大港口建设、长距离输油管道建设、高压远距离输电变电工程、载波通信干线工程、卫星通信地面站建设等方面,都创历史最高纪录,填补了许多历史空白。
仅十多年时间,国家工业建设就干出了这样多的大事,取得了这么大的成就,难道就因为当时处于“文革”时期,从而将其一笔勾销吗?
三、对外开放和经济技术交流出现新局面
20 世纪 70 年代,毛泽东和党中央在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基础上一直在探索同西方发达国家开展经济技术交流的渠道,并形成了一个对外引进的新高潮。1972 年以后,以“四三方案”为中心,毛泽东、周恩来多次批准关于引进国外设备、技术和扩大经济交流的报告。先后投资 50 多亿美元,引进了 26 个大项目,其中包括 13 套大化肥、4 套大化纤、3 套石油化工、10 个烷基苯工厂 ;还有武钢一米七轧机,3 个大电站、43 套综合采煤机、1 套彩色显像管成套生产技术以及透明压缩机、燃气轮机、工业气轮机工厂等。通过这些引进,建成了北京石油化工总厂、上海石油化工总厂、山东胜利石油化工总厂、辽阳石油化纤厂、北京石油化纤厂、黑龙江石化纤维联合企业、福建维尼纶厂、四川维尼纶厂以及大庆化肥厂、南京栖霞山化肥厂、辽河化肥厂、洞庭氮肥厂、四川泸州和贵州赤水天然气化肥厂等国内一大批化工企业。当时引进的这些项目都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大大促进了我国基础工业,尤其是石油化工、化肥、化纤、冶金工业的发展,直接为 80 年代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创造了条件。例如,武钢一米七轧机工程投产后,1984 年就实现利税 6.85 亿元,比投产前增长 1.66倍,所生产的大量钢板填补了国内品种的一些空白,减少了进口所需要的大量外汇。
在大规模引进国外技术和设备的同时,70 年代我国对外贸易和出口创汇也获得迅速发展。1973 年、1974 年、 1975 年全国出口总额先后达到 58.2 亿美元、69.49 亿美元、72.64 亿美元, 分别是 1970 年的 2.58 倍、3.07 倍、3.21 倍。
1975 年我国对外贸易总额达到 147.51 亿美元,是 1970 年的3.22 倍,年均增率达 44.4%。这样的增长速度即使在改革开放以来也是没有达到的。
有人说 :“文革”期间中国实行“闭关锁国”、“自我封闭”政策,“同外界隔断了十多年”,这完全是对事实的颠倒。相反,正是在这个期间,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同一百多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正是在这个期间,打通了同美国的关系,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两国进行了实现关系正常化的会谈,并于 1979 年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正是在这个期间,中国同欧、亚、美、非洲许多国家签订了经济技术合作协定,参加了许多国际组织和国际会议,开展了大量经济技术合作和援助活动,开通了许多国际航空新航线 ;正是在这个期间,毛泽东提出了“三个世界”理论,使我国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正是在这个期间,如前所述,我国的对外引进、对外贸易步子迅速加大。十年的时间发生这样大的变化,作出这么多的重大决策,所谓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同外界隔断了十多年”、“关起门来搞阶级斗争”之类的谎言何据之有!
四、“文革”时期中国农业发展的巨大成就
主流媒体一贯盛赞 80 年代初中国农业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的新局面,并将其归结为实行改革、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农民积极性的结果。然而稍有一些农业常识的人们都懂得,农业的发展根本体现在生产条件和生产力水平的改变和提高上 ;农作物产量只取决于土壤、水浇、阳光、肥料以及种子品质等这些客观因素。如果没有这些生产条件的改善,即使怎样改革管理制度、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也不会大幅度带来农业的发展。
80 年代初农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决不是在“一夜间”出现的,它实际上是在 70 年代农业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其大量的建设工程和发展成就是在文革时期完成和取得的。
历史说明,在“三年困难”时期过后,毛泽东和党中央对农业发展就一直十分重视,长期坚持“以农业为基础”和“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方针。尤其是在 1965 年以后,在“农业学大寨运动”推动下,掀起了大搞农业基本建设、 “大打农业翻身仗”的一次高潮。其间国家对兴修水利、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发展农村电力、推广农业机械化和科学 技术等方面的投入越来越大。至 70 年代后期基本上完成了 对千百年来形成的落后的农业生产条件的改造,呈现出大 发展的态势。
其主要方面是 :
完成了从 50 年代初开始的对全国大江大河的治理,包括海河治理、淮河治理、黄河治理、辽河治理等在内的许多宏大治理工程,不仅消除了水患灾害,而且建立了许多具有综合利用功能的水利枢纽工程,变水患为水利,产生了兴利除弊的巨大效益。止于 1977 年,全国各地共兴修了近百条人工河,建了 7 万多座大中型水库。还有灌溉渠、扬水站,机井遍布全国大地。到 70 年代末,灌溉面积达到7 亿多亩,80% 的农田实现了水浇,与 1965 年相比,增长了 51%。
过来的人们都知道 :过去农村的土地不用说山区丘陵地区,就是平原也都是坑洼不平的,绝大部分无法水浇,常年有旱有涝,好年景产量就是每亩二、三百斤,还有大面积土地盐碱化,一片白茫茫,草木不生。而这种状况主要是在文革期间的“农业学大寨运动”中改变的。当时农村公社展开了以改良土壤、整治盐碱地、整平土地、修畦田等为主要工程的农田基本建设。用了十几年的时间彻底改良了土壤,把大面积的荒沙地变成沃土,盐碱地变成良田,把全部土地给予整平、修成了畦田,变成了旱涝保收的稳产高产田。
60、70 年代我国工业的迅速发展,大大推动了对农业的机械化、电动化等改造工程。到 70 年代各省都建立拖拉机厂和大型农机具厂,1977 年全国拖拉机有 56 万台,产量比 1965 年增长了 5.7 倍 ;手扶拖拉机 140 万台,增长了 65 倍。
除了全国大型发电站外,农村共建了 56000 座中小型电站,十年间水电站机电总装机容量增长了 643%。机电排灌面积增长了355.58%。到70 年代末各公社大队开始使用拖拉机(或手扶拖拉机)耕作,80% 以上的公社、50% 以上的生产大队都通了电,电动机、柴油机、脱粒机、粉碎机等农机具投入生产。农业的主要生产环节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和电动化生产。(数字来源于《中国农田水利》,水利电力出版社 1987 年出版,第 25—43 页)
在 60 年代石油工业大发展的基础上,我国的化工、化纤、化肥工业迅速发展起来。70 年代各省、地都新建了大批化工厂、化肥厂,1978 年化肥产量就达到 869 万吨,农药 50万吨。所生产的氨水、化肥就已经施用于生产。到 80 年代土地包产到户时,化肥、农药就开始大量施用,这成为当时农业增产的一个重要原因。
中国农业的发展,始终是建立在科技发展基础上的。到 70 年代中国在改良品种、消除病虫害方面取得的成绩就在全世界闻名。各种作物品种都经过无数次更新换代,全部实现了良种化。如袁隆平等人研究的杂交水稻从 60 年代就开始了,1975 年其成果就开始推广。还有李振声培育的小麦新品种,以及有关科研所培育的杂交玉米、高粱等,给农业产量带来很大的变化。到 70 年代末,主要农作物产量比 50 年代末翻了一番,如水稻达到 1100 多斤,小麦亩产达到 600 多斤,玉米达到 700 多斤。在防止病虫害方面,有许多病虫害和传染病被消灭,如 1968 年就解决了马铃薯退化的问题。到 1977 年我国连续十年没有发生蝗灾,这一危害中国数千年的“东亚飞蝗”之灾被完全消灭,不能不说是“文革”期间农业史上的一个重大胜利。
诸如以上一系列农业基本建设和现代化改造工程,是何等艰巨豪迈,意义深远!其变化之大是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而它们都是在“文革”时期基本完成的。而且是在当时物质条件匮乏、施工工具落后的情况下,靠一种高涨的革命精神力量推动实现的。难道这不是真正的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吗?不是在人类进步事业史上所创造的真正奇迹吗?
总之,“文革”期间中国农业在基本建设和生产条件改造方面取得的成就是最具有历史决定性的。从此中国农业不仅告别了靠天吃饭、完全受大自然制约的历史,而且为向现代农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其直接成果就是带来了粮食产量大幅度增长。据国家统计部门的资料,1965 年至 1978 年全国粮食产量由 19445 万吨增长到 30475 万吨,增幅达 56.7%,年均增长率在 3.5% 以上,增长速度都大大超过了改革后的 80、90 年代。连中共《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也承认 :“文革”时期“粮食生产保持了比较稳定的增长”。其实何止是“比较稳定的增长”,而且是大幅度的增长!可想而知,如果没有“文革”期间的农业成就,中国农业仍然停留在 60 年代中期的条件上,又岂能有后来 80 年代农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
五、经济发展事实岂可因政治需要而任意加以褒贬
有人说 :“文革”时期中国经济虽然有发展,但是假如不发生“文革”,一定会有更快的发展。
我们说,社会历史从来是在曲折、跌宕中前进的,那种理想的直线发展方式从来就没有。20 世纪 60、70 年代的中国假设不发生“文革”,但在期间或之后是否会发生别的什么社会运动,谁能说得清?例如前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没有发生“文革”而在 80 年代后期岂不都倒台了吗?历史就是过来的路程,岂可用假设来说明?问题是,“文革”期间中国经济发展已是客观事实,那个时代的人们干了那么多事情,难道能够以假设推理去加以否定吗?相反,历史不是更有理由提出 :如果没有当时的建设成就,又怎么会有后来的经济发展呢?改革开放难道是建立在空白地上的吗?
有人对改革之前的经济成就任意诋毁,横竖指责,不是说成“濒临崩溃”、“进入低谷”、“耽误了二十年”,就是指责为“急于求成”、“盲目性”、“洋跃进”,几乎达到欲加其罪何患无词的程度。否定他人、抬高自己,开创了完全以政治需要任意扭曲历史的先例。在这里还有什么党的真理、历史的公正可言?是非真伪还将混乱到何时?